1、在預留孔道時,應認真閱讀圖紙,正確計算出孔道在每一斷麵上的坐標。 2、將製孔管包括波紋管、鋼管、膠管等,準確牢固的定位,定位箍筋的位置、間距要合理。 3、在澆築砼時,防止振搗棒碰撞製孔管,避免孔道上下左右浮動。閱讀全文
1、施工時,應防止砼振搗棒直接接觸擊波紋管。 2、進行鋼筋焊接時,應防止電焊火花燒破波紋管的管壁。 3、管道中間接頭、管道與錨墊板喇叭口的接頭,必須做到密封、牢固、不易脫開和漏漿。 4、在砼澆築完成後,在砼終凝前,用高壓水衝洗管道,並用通孔器檢查管道是否暢通。 5、先在波紋管內穿入稍細的硬塑料管,澆築完成後再拔出,可預防波紋管堵塞。閱讀全文
一、預應力筋張拉時發生斷(滑)絲的原因 1、實際使用的預應力鋼絲或預應力鋼絞線直徑偏大,錨具與夾片不密貼,張拉時易發生斷絲或滑絲。 2、預應力束沒有或未按規定要求梳理編束,使得鋼束長短不一或發生交叉,張拉時易發生斷絲或滑絲。 3、錨夾具的尺寸不準,夾片的誤差大,夾片的硬度與預應力盤不配套,易屢絲和滑絲。 4、錨圈放置位置不準,支承墊塊傾斜,千斤頂安裝不正,會造成預應力鋼束斷線。 5、施工焊接時,把接地線接在預應力筋上,造成鋼絲間短路,損傷鋼絲,張拉時發生斷...閱讀全文
1、錨具和夾具的類型須符合設計規定和預應力鋼束張拉的需要。 2、用預應力鋼束與錨夾具組合件進行張拉試驗時的錨固能力,不得低於預應力鋼束標準抗拉強度的90%。 3、錨具、夾具須經過有資質的權威專業技術部門鑒定和產品鑒定,出廠前應由供方按規定進行檢驗,並提供質量證明書。 4、錨具、夾具進場時應分批進行外觀檢查,不得有裂紋、傷痕、鏽蝕,尺寸不得超過允許偏差。 5、對錨夾具的強度、硬度、錨固能力等,應根據供貨數量和使用情況確定是否複驗。閱讀全文
1、成型鋼筋堆放要整齊,不宜過高,不應在鋼筋骨架上操作。 2、起吊搬運要輕吊輕放,盡量減少搬運次數,在運輸較長鋼筋骨架時,應設置托架。 3、對已變形的鋼筋骨架要進行整修,變形嚴重的鋼筋應予以調換。 4、大型鋼筋骨架存放時,層與層之間應設置木墊板。閱讀全文
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是: 1、鋼筋配料時忽略了鋼筋接頭錯開。 2、原材料長度使得鋼筋接頭錯不開。 3、分不清鋼筋的接頭處在受拉區還是受壓區。 預防同一截麵鋼筋接頭數超過規定數值的措施如下: 1、配料時,將鋼筋分號,特別注意每組鋼筋的搭配。 2、分不清受拉或受壓時,接頭設置均按受拉區的規定設置。 3、綁紮或安裝完鋼筋骨架後才發現接頭未錯開,一般重要構件應拆除返工,如屬一般構件,則可用加焊幫條的方法解決,或將綁紮搭接改為電弧焊搭接。閱讀全文
1、若采用膠囊做內模,澆築砼時,為防止膠囊上浮和偏位,應用定位箍筋與主筋聯係加以固定,並應對稱平衡地進行澆築。 2、當采用空心內模時,應與主筋相連或壓重,防止上浮。 3、分兩層澆築,先澆築底板砼。 4、避免兩側膠板過量強振。閱讀全文
1、在砼初凝前進行二次振搗。采用二次振搗可以消除因塑性沉降而引起的內分層,改善骨料界麵結構,提高砼強度和搞滲透能力。 2、拆除上部的箍筋。 3、二次振搗完畢後,在墩柱頂上壓砂袋,以增加對上部砼的壓力。 4、當裂縫未形成環狀時,可用環氧樹脂進行灌注不封閉裂縫。 5、當裂縫形成環狀裂縫,且深度達到箍筋或超過箍筋時,應將裂縫以上部分鑿除重新澆築。當裂縫深度未達到箍筋位置時,可用環氧樹脂進行灌注封閉裂縫。閱讀全文